11月20日,参观者在“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现场与仿真机器狗互动。伍志尊摄(新华社发)
11月19日,参观者在“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上体验驾驶智能模拟器。伍志尊摄(新华社发)
原标题:5G赋能全连接、AI助力自动化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
轻点鼠标,车间里的重型设备自动开启;打开手机APP,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一目了然;实时呈现的大屏幕上,工厂每个角落尽收眼底当传统工厂遇到数字技术,这些曾经在科幻片中出现的“未来工厂”场景变成现实。近日,2021年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一大批5G+工业互联网领域最前沿的创新实践亮相。
机器人手臂整齐划一高效作业、AGV(自动引导小车)零差错调度运送到位、工人佩戴AR(增强现实)设备远程检修设备、5G CPE(一种可以将宽带信号或移动网络数据直接转换为WiFi信号的终端)实时监测机器人电机运行动态在位于广东顺德北滘的美的厨房和热水器事业部工厂里,高质量的5G网络正支撑生产线G全连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正式亮相,惊艳业界。此前一年,美的、联通、华为携手,结合工厂生产制造流程,规划了包括智能仓储、智能车辆管理、AI智能监测等19项应用和超600个5G连接的落地实施方案。
“AR远程验货能够保证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实现准时交付。”赵伟东说,疫情防控期间,第三方验货不能及时来到现场,各方沟通过程中存在障碍,在5G助力下,远程验货成为现实,如此一来,待货物到港后,客户再进行抽检即可。“这项技术能大大降低海外客户在第三方验货方面的资源投入,也降低了我们和海外经销商之间的沟通成本。”
在这里,一部手机从无到有要经历的200多道工序,绝大部分靠智能设备自动化完成。以小米MIX Fold手机为例,其主板上需要贴装1500多颗元器件。过去,贴片机前后端至少要四五位工人,主板测试环节则需要一二十位工人流水线操作。而现在,高度自动化的SMT(表面贴装技术)贴片设备和检测系统,可完全替代人工操作。
周毅表示,AI技术的应用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智能工厂“最强大脑”的决策判定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引擎、动态知识图谱、自适应能力,在动态和多维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够对复杂问题进行自主判断、推理并作出前瞻性决策,同时系统还具有自学习、自适应的能力。“换句话说,手机表面组装、检测、主板加工、预组装、整机测试能实现无人化,是由于机器能够自主作出预测。”
在订单排产环节,以前是靠手工去排,费时且准确率不高,造成生产混乱,产销无法协同。现在,依靠美的自己开发的一套智能系统,基于多层级加工的排产逻辑,加入智能算法,排产效率提升了70%,排产准确率提升到90%甚至95%以上,基本上不用人工另做调整。
在小米集团总裁王翔看来,中国制造的未来方向就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了做智能工厂,我们在3年时间里投资了110家做智能装备的公司,目前,小米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能力积累涉及声学检测、射频检测、光学检测、AI视觉检测、机械手自动化、精密装配等领域,实现了工厂90%的设备由小米自研或投资企业自研,这将有效推动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协同发展。”
11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试点示范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作用显著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培育若干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先行区,凝练总结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带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制造标准的试点应用,探索形成具有行业区域特色的智能转型升级路径,开展大范围推广应用。
许多地方已经先行。例如,广东省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化的经济强省,佛山市更是提出未来3年将拿出100亿元,引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浙江省在2018年就已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目前已认定具备数字孪生应用、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等特点的“未来工厂”12家、培育企业16家、试点企业33家。
冯程达是一名在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工作了6年的工人,这家工厂在今年3月入选“灯塔工厂”。他并不太懂什么是“灯塔”,但过去几年来,他明显感受到,工人不再做简单体力劳动,车间越来越智能和先进了。他从刚入厂时主要是做一些简单工序,逐渐学会设备系统的电气图纸,又竞聘成为部装车间设备维修技术员,实现了职业层次的跨越。
3、依据产品的项
2023年6月1
12月19日消息
A智造厂家今天为